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為應對一些國家出于貿易保護主義而采取的針對中國貿易的刁難手段,中國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實干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加強自身在國際市場上一貫的核心競爭力。
入世15年,我國對外貿易踐行對等透明、互惠互利、公平競爭以及非歧視性等原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時也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相關規定,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將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但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因素影響,美國、歐盟、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可能會維持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
入世15年,中國對外貿易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未來,中國如何應對世界貿易中可能出現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對此,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從內,要不斷創新,加強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從外,要在WTO貿易解決糾紛機制的框架下,敢于申訴、敢于動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我國的合法權益。
從內:不斷創新,加強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相關規定,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將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從此,世貿組織成員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不能再依據議定書第15條采用第三國價格來計算傾銷幅度。
但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因素影響,美國、歐盟、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可能會維持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院主任趙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國家國內經濟增長復蘇步伐緩慢,所以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有所抬頭,尋找各種借口來保護國內市場,有可能不遵守或不履行入世議定書的承諾。但2016年12月11日之后,“替代國”的做法必須終止,這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必須遵守的一個約定。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為應對一些國家出于貿易保護主義而采取的針對中國貿易的刁難手段,中國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實干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加強自身在國際市場上一貫的核心競爭力。
袁鋼明認為,世界貿易體制強調的就是競爭。這些年來,我國在世界貿易競爭中進行了鍛煉和調整,使得我國貿易競爭力變得比過去更強,超過很多國家。一些國家貿易受到了我國的競爭沖擊,這種競爭沖擊符合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原則。
趙萍提出,在中國入世十五年過程中,中國企業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鼓勵創新發展,從而激發了中國企業的創新活力。例如2015年中國在世界上申請的專利數,排名世界第一。這就說明中國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市場環境不斷改善,企業創新更具活力。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吸引外資國,第二大對外投資國。趙萍表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取得的成果與入世有著直接關系。但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全世界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國通過吸引外資為其他國家的資本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給予其他國家更多的投資機會。此外,我國還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促進其他國家經濟發展。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在全球已經涉及3萬多起對外投資,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稅收的增長。
從外:利用法律維護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合法權益
在世界貿易中,存在著貿易競爭或貿易摩擦,當一個國家競爭不過別的國家時,這個國家就會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本國的企業或產品免受來自世界市場的沖擊。例如,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對我國一些企業或產品進行的反傾銷調查,有些是合理的,但也有很多是因為這些國家中一些企業或產品,由于自身競爭力弱,因此對我國企業頻頻進行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反傾銷貿易調查,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原則。
袁鋼明表示,在對外貿易中,不能放松和其他國家進行正當的交涉談判。當我國的對外貿易遭到別國抵制或者不合理的行為時,我們應該采取合理的途徑、合法的方式,去反對和抵制。應當時刻警惕一些國家對我國對外貿易可能進行的報復性措施和行為,應當運用法律維護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合法權益。
趙萍表示,入世十五年,中國其實在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一方面通過不斷的簡政放權深化改革,理順了很多與WTO規則相沖突的法律法規,使中國法治環境與WTO規則能夠實現完全的接軌。
面對來自他國的刁難,趙萍認為,唯一解決的方案就是要在WTO貿易解決糾紛機制的框架下,去申訴、去維護中國合法的權益。對于違反WTO貿易規則的行為,要動用法律的手段。中國的對外貿易需要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而這也是世界各國在對外貿易中所需要的穩定環境。
趙萍還表示,從我國自身來看,入世十五年中,我國進口的關稅水平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這也證明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努力踐行自由貿易,不斷地履行入世承諾。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吸引外資國,第二大對外投資國。趙萍認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取得的成果與入世有著直接關系。但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全世界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國通過吸引外資為其他國家的資本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給予其他國家更多的投資機會。此外,我國還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促進其他國家經濟發展。
此外,也有專家學者建議,隨著一些貿易新規則和框架的誕生,中國在堅持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同時,也要積極構建全球自貿區的網絡,通過加大投資、進一步開放服務行業、調整關稅等措施,以應對在未來的對外貿易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